中央政府接手地方政府债务并不罕见。
当然,在我们国家,这其中存在巨大的内在矛盾。传统金融业态完成不了刚才我说的这些新的金融功能,只有资本市场和与资本市场基因非常近的各种新金融业态包括创业资本才能完成。
全球金融中心的形成,我们必须要有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足够大的国际贸易规模、源源不断地科技创新和强大的国防实力等四大硬条件。真正明白了资本市场的重要性。由原来的融资为主甚至纾困为主的落后的认知,转向在中国发展资本市场是为现代金融体系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正确观念,认识到资本市场是现代金融的核心和基础,这种认知非常重要。香港联交所做了很好的改革,我们现在也在改革。为此,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选择标准必须通过市场化的机制来改革。
三公原则为什么把公开性放在第一位?是因为信息披露和市场透明度是资本市场上实现交易公平,结果公正的前提。只要透明度足够,市场是能对风险进行合理定价的,资产价格是能有效形成的。今年以来,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和中期借贷便利中标利率各下行30个基点,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也下行30个基点。
为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在国际场合主动发声,积极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沟通,及时回应国际关注。2020年2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和上海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意见》,提出了30条具体措施,对标国际最高标准,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上海成为金融改革开放排头兵,并为探索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的金融开放模式做好准备。二、为疫情防控紧急提供特殊高效金融服务 围绕疫情防控大局,中国人民银行及时开通各类金融服务绿色通道,确保基础金融服务不间断,全力支持医用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生产。在此基础上,对湖北省发行人企业会员2020年前3个月的会费减半收取。
民营企业发债约2700亿元,发行量创近年新高。为使企业发债融资不受疫情影响,中国人民银行建立债券发行绿色通道,延长债券额度的有效期,合理调整信息披露时间限制,及时调整政策,支持线上办理业务。
四是加大债券融资支持力度。截至5月9日,9家全国性银行和10省市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向7151家重点企业累计发放优惠贷款2727亿元,加权平均利率为2.5%,财政给予50%贴息后,企业实际融资成本仅约为1.25%,大幅低于5%左右的企业贷款平均利率水平,有效满足了保供企业资金需求。对于利息,2020年1月25日至6月30日需支付的,最长也可延至2020年6月30日计收,并免收罚息。截至5月7日,金融机构累计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共7052亿元。
引导清算机构、商业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减免手续费,15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对抗击疫情捐赠款业务一律免收手续费。督促金融机构加大企业贷款展期、续贷力度并大幅简化手续,适当减免贷款利息,适度扩大纯信用贷款发放范围,防止企业资金链断裂等问题。3家政策性银行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实际发放的贷款利率应有明显下降。解决好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中面临的融资问题,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金融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就业和民生问题。
此外,还配合银保监会等部门,鼓励金融机构根据企业申请,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对符合条件、流动性暂时遇到困难的中小微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贷款本金和利息给予临时性延期偿还安排。2月25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政策举措,努力实现2020年小微企业融资增量、降价、提质、扩面的总体目标。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部署要求,中国人民银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认真履行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职责,牵头金融部门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利率是最重要的金融要素价格。
累计通过绿色通道开立抗击疫情相关单位银行账户14632户。其中,2200笔、447.7亿元为中央和省级财政支持地方政府抗击疫情的专项补助资金,有力保障了各地卫生健康委、定点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建设施工单位等方面资金需要。对企业办理的与疫情防控相关的资本项目收入结汇支付业务,由银行对资金使用真实性进行事后检查,企业无需向银行事前、逐笔提交单证材料。特别是,一季度五家大型银行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平均利率为4.4%,较2019年全年平均值下降0.3个百分点。疫情防控期间个人贷款、信用卡透支发生逾期的,不视为违约,不进入违约客户名单。鼓励国有大行加大对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力度,力争上半年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不低于30%,利率比2019年有明显下降。
——为重要医用、生活物资生产企业提供优惠利率的信贷支持,满足保供企业资金需求。2020年3月1日启动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工作后,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打破贷款利率隐性下限,引导利率下行,减轻企业和居民利息负担。
2月下旬以来,全球主要股指大幅波动,恐慌情绪蔓延,我国A股市场也出现了一定程度下跌,但总体稳健运行,波动幅度明显小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4月末,10年期国债利率为2.5%,较上年高点下降0.9个百分点。
二是支持政策性银行增加3500亿元民营小微企业专项信贷额度,6月底前全部落实到位。3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印发《统筹监管金融基础设施工作方案》,统一金融基础设施监管标准,健全准入管理,推动形成布局合理、治理有效、先进可靠、富有弹性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党的十九大确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对疫情期间因企业不便还款发生逾期的,不纳入征信失信记录。中国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创新完善金融支持方式,推动金融机构为防疫重点地区单列信贷规模,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提供专项信贷额度。——建立外汇业务绿色通道,保障疫情防控物资贸易。
一是提供再贷款再贴现支持1.8万亿元。在3月4日和4月16日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电话视频会议、3月8日和5月5日国际清算银行(BIS)电话视频会议以及3月23日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等重要场合,中国人民银行向全球主要国家和经济体介绍我国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情况,以及稳定中国及全球供应链的有关工作和成效,增强了国际社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信心。
——进一步加强国际金融合作。引导公司信用类债券全年净融资比上年多增1万亿元。
截至2020年4月底,已累计支持发行疫情防控专项债券388只、3993亿元。——持续推进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
在严峻复杂形势下,我们顶住市场压力,坚持金融市场如期开市,体现了党中央坚定维护市场规则的决心,也表明中国金融市场日益走向成熟,得到了市场参与者的充分肯定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机构的积极评价。——推进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金融改革和对外开放。 四、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和扩大开放 用好金融支持政策,既要顾眼前,还要惠长远。目前看,前期采取的一系列逆周期货币政策调节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但是境外疫情扩散蔓延,并对世界经济金融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挑战。2019年推出由商业银行报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以来,利率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市场利率持续下行。
进入 易纲 的专栏 进入专题: 金融支持政策 。——做好疫情期间征信服务,切实保障公众征信权益。
——积极稳妥解决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债务偿还、资金周转和扩大融资等迫切问题。对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疫情防控以及疫情较重地区企业发行的公司信用类债券,降低服务收费标准。